千 年 贤 良 港

2022-01-15   责任编辑:贤良港   我来说两句


林 建 国

图片

 

在湄洲湾北岸山亭乡地界,往南拐进高大宏伟的“妈祖诞生地”石牌坊,不远就到了贤良港(港里)村。早在一千多年前,这里就是一个闻名遐迩的繁华渔港。这天,我偕妻子驱车拜访了贤良港天后祖祠和妈祖故居。

 

贤良港天后祖祠依山临海,座北朝南,是莆田最早的妈祖庙之一。停车驻足,穿过石牌坊,就进入了天后祖祠;祖祠分拜亭、前殿和后殿,前殿祀有宋雕妈祖神像,后殿供奉圣(妈祖)父母神像。作为九牧林宗亲,我顶礼膜拜了妈祖,也虔诚地拜谒了妈祖的父母。

 

 

有道是心诚则灵。想想妈祖千年烟火不绝,折射出贤良港妈祖后人对这位传奇祖姑崇高献身精神的崇拜和敬仰,而祖祠西侧的妈祖故居,让人顿生从天上返回人间的真切感受。

 

妈祖故居建筑古朴大方,庄严典雅。沿着走廊,我静悄悄地走进妈祖故居一间间纯净明朗的房子:起居房卧房、织布房、药房和妈祖父母、兄嫂卧房等,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近一位传奇女子的摇篮地,自己仿佛听得见小默娘奔跑欢笑的声音。凝眸端视,内心又充满疑惑:千百年来,偏僻的小渔村,为何能诞生出一位信众达三亿的“世界级神灵”?为何她的伟迹丰功能升华成种世界文化并得以广泛传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我把目光定格于千年之前的贤良港时,而这里已是湄洲湾内陆一个繁忙的渡口和渔港,这从遗存下来的几百米宋代古码头可以得到印证。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捕鱼为生的生存方式;变幻莫测的气候和狂傲难驯的大海。这一切让这个小渔村上空,不时弥散着海难悲伤的气氛。可大自然的淫威并不能让顽强求生的渔民们屈服。呐喊和抗争一直在持续,最终孕育诞生出林默娘这位巾帼英雄。作为大海的女儿,妈祖从小就熟悉这一带海形水势、天文气象。大慈悲即大英雄啊!悲悯慈善的天性,促使她义无反顾一次次地投入到救护遇难渔民的斗争中。聪明好学的林默娘从小又涉猎了诸多经书,掌握了许多药理常识。贫病交加的乡亲们迫切需要基本的医疗救护,于是便有了妈祖“圣泉救疫”“菖蒲治病”等等的真实与传说。

 

 

“人行善事,死而为神”。妈祖以她一女子之身,一心为乡亲,捐躯救海难。她感天动地的事迹,随着贤良港潮音天籁般地传遍四面八方。当地老百姓的真心爱戴、深切缅怀,自然为我们女神日后步上神坛铺设了金光大道。这是人神合一的精彩结局,也符合普通民众崇尚善美、追求自由、渴望胜利的心理愿望。

 

站在妈祖故居,我们看得见一湾海水金光闪闪鳞浪层层。妈祖活在人间的日子并不长,只有短短的二十八个春秋啊!但她在千年之后的今天依然享四时之祀,受八方祭拜。妈祖她那流星般短暂而灿烂的生命,在划过天际进发出璀璨光华那一瞬间,就永恒地镌刻在百姓心灵的深处。其“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如日月悬天,永不泯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