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2 责任编辑:贤良港 我来说两句
莆田贤良港天后祖祠内大门顶,悬挂一块题有“灵通龙井”四个大字的古匾额。此匾是古代仙游县度尾镇潭边龙井宫赠送的。
![]()
潭边为九溪汇流之地,位于木兰溪上游度尾镇境内。龙井宫原名顺济庙,始建于徽宗皇帝赵佶执政时期,南宋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庙名改为龙井宫;在上个世纪末,龙井宫被列为文保单位。
龙井宫奉祀的妈祖,民间尊称为“玉姑”,且流传着“玉姑探亲”的神奇故事。宫前有一口千年古井,曰“龙井”,井口比一般古井宽,用六块长方形石砖围着,呈六角形;井壁上的砖码齐整,砖上附有淡淡的青苔,水深3米多,井水清澈,且从不枯竭。井中有十二条神鲤,平时沉在水中很少出头露面,但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生日来临前夕,这十二条神鲤同时浮出水面,头朝向贤良港方向,以示妈祖要回娘家探亲。当信众护驾妈祖神像往贤良港行走时,这十二尾神鲤便又同时沉下水中,不见踪影。传说这是"贤良港祖姑神灵在龙井的现圣",故有"灵通龙井"之故。后来,所在民众把这"灵通龙井"四字,制成匾额悬挂在妈祖故里贤良港祖祠,作为该村世代信众每年护驾“玉姑”前往贤良港娘家"探亲"的历史物证。
史料记载,潭边龙井宫妈祖往贤良港天后祖祠、湄洲妈祖庙谒祖进香历经南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据《度尾乡志》记载:“1946年,由当时的保长吴灿曾作董事,率领度尾潭边龙井宫200多名妈祖信众,探亲回娘家,在贤良港妈祖娘家驻驾吃午饭后,前往湄洲岛妈祖庙进香。天有不测风云,船至海面沉没,溺亡22人。”从那以后,三年一次的“玉姑探亲”回娘家活动中断。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了妈祖民俗活动的传承,度尾潭边龙井宫董事会重启“玉姑探亲”回娘家民俗活动,弘扬妈祖信俗文化内涵。
林锦堂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