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6 责任编辑:贤良港 我来说两句
![]() 9月2日下午,由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当代宗教研究室主任、《中国宗教报告》主编陈进国研究员,李金花博士、王超文博士和研究生王雪健同学以及福建省民族与宗教研究所所长杨文法先生等人组织的“国情调研考察团”一行,在莆田市民宗局副调研员黄祖洪,区党工委委员、宣传部长王义勇,区统战部副部长林文贵先生等人陪同下参观考察了妈祖诞生地一一贤良港天后祖祠和妈祖故居,考察、调研宗教信仰与妈祖信俗文化。天后祖祠董事长林自弟及董、监事有关人员热情地接待了来自中国社科院的专家和省、市有关部门的领导等贵宾。 ![]() ![]()
考察团一行在董事长林自弟等人的引领下参观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颂布为福建省级文物单位的贤良港天后祖祠,专家们对这座始于唐代末期由妈祖曾祖父林保吉创建的贤良港“林氏宗祠”,随着其孙女林默历经宋、元、明丶清各朝的36次褒封而成为的“敕封天后祠”及其特色的建筑布局和神、祠的陈设结构表示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当他(她)们了解了祖祠中至今保留着八百多年的安座在祖祠神殿中的南宋时期由“异人粧塑”的木雕妈祖软身神像在各个朝代的不同时期所涌现的各种神异的灵应现象,更让专家们惊叹不已!专家们还对天后祖祠保存完好的明代《林氏族范》、清代“奉旨春秋谕祭”牌和清乾隆版的“敕封天后志”以及闽台两岸信众重建“敕封天后祠”的文物碑记等诸多历史文物,更是赞尝有加!当他们参观了印尼爱国华侨黄秀卿姐妹俩受妈祖的托梦,千里迢迢来到贤良港寻根并在妈祖故里倡建的“天后圣殿"时,被这座宏伟的、具有南方特色的圣殿结构和震撼人心的万人朝圣广场的布局所折服!特别是圣殿中的高粗园柱、雕樑画屏和神案的“木雕”、广场上“石雕”等的高超细腻的塑刻技术,更令专家们赞不绝口!考察团一行在董事长林自弟等人的引领下参观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颂布为福建省级文物单位的贤良港天后祖祠,专家们对这座始于唐代末期由妈祖曾祖父林保吉创建的贤良港“林氏宗祠”,随着其孙女林默历经宋、元、明丶清各朝的36次褒封而成为的“敕封天后祠”及其特色的建筑布局和神、祠的陈设结构表示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当他(她)们了解了祖祠中至今保留着八百多年的安座在祖祠神殿中的南宋时期由“异人粧塑”的木雕妈祖软身神像在各个朝代的不同时期所涌现的各种神异的灵应现象,更让专家们惊叹不已!专家们还对天后祖祠保存完好的明代《林氏族范》、清代“奉旨春秋谕祭”牌和清乾隆版的“敕封天后志”以及闽台两岸信众重建“敕封天后祠”的文物碑记等诸多历史文物,更是赞尝有加!当他们参观了印尼爱国华侨黄秀卿姐妹俩受妈祖的托梦,千里迢迢来到贤良港寻根并在妈祖故里倡建的“天后圣殿"时,被这座宏伟的、具有南方特色的圣殿结构和震撼人心的万人朝圣广场的布局所折服!特别是圣殿中的高粗园柱、雕樑画屏和神案的“木雕”、广场上“石雕”等的高超细腻的塑刻技术,更令专家们赞不绝口!
![]() ![]()
专家们参观了妈祖故居后,来到了1993年由台湾新港奉天宫捐建的“迎宾阁”会议室里座谈。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当代宗教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陈进国先生及其助理研究员李金花女士对于妈祖故里的传统文化在海峡两岸交流中起到的积极作用给予高度的评价,对天后祖祠董事会正在扩建的万人朝圣广场和完善国家“非遗”文化展示的古建场所,其设计中所表现着浓厚的传统文化作品非常佩服!李金花研究员特别强调,要求把天后祖祠的文化特别是南宋保留至今的妈祖神像的神异灵应迹象,要用文字表述出来,让信众对妈祖更加敬畏,以达到净化人们心灵的效果。
![]()
座谈会上,北岸宣传部长王义勇先生和天后祖祠董事长林自弟先生相继把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北岸和贤良港利用妈祖故里的文化平台,用浓厚、朴实的故乡情怀与海峡对岸的妈祖信众进行了多角度的文化弘扬和血浓于水的情感交流,在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和提前完成“三通”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台胞信众也对妈祖诞生地贤良港情有独钟,他们继承了其先辈传统,捐巨资、自掏腰包为妈祖故居的修复,创建迎宾阁、圣殿钟鼓楼及妈祖诞生地碑楼,已经成为两岸人民和谐团结的象征和标志性的历史建筑物。2002年在台胞捐建的“妈祖故居”竣工时,台胞董先生动情地说:“如果没有妈祖,两岸的‘三通‘就不会这么快!我们也不会在妈祖故里贤良港这么高兴地汇聚在一起”!“我们能在妈祖的诞生地相聚,真的是回到家了”!……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福建省民族与宗教研究所杨文法所长对贤良港妈祖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各项标志性建筑的扩建,表示着由衷的高兴和敬佩。他说:妈祖文化是宗教信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北岸和贤良港一定要充分发挥这个宝贵的信仰资源和文化交流平台,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和促进振兴乡村旅游经济作特别的贡献。
座谈会后,与会专家、领导们在中国社科院领导前年授予贤良港天后祖祠的“中国社科院贤良港妈祖文化研究基地”牌匾下合影留念。
文/图 林自东 林美媛 黄瑞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