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千年大爱 慈荫曜灵涵江

2018-09-30   责任编辑:贤良港   我来说两句

——贤良港天后祖祠妈祖宝象寄奉涵江霞徐天妃宫357周年志庆
  戊戌年桂月廿日(2018年9月29日)涵江霞徐天妃宫隆重举行贤良港天后祖祠妈祖宝象寄奉霞徐天妃宫357周年纪念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古朴隆重。贤良港天后祖祠董事会董事长林自弟率队出席活动。


  当日上午9时,彩旗飘扬,车鼓喧天,涵江天妃宫组织600多人队伍在霞徐街三宫前,迎接贤良港天后祖祠赠送的“慈荫曜灵”匾额,开始踩街游行。沿途市民,驻足观看,所到之处,鞭炮齐鸣,沿街男女,手机扫描,微信数码,漫天飘舞……踩街队伍沿着延宁宫、保尾、三角埕、宫下、苍然、旧车站天桥下、下洋乌台社、十王殿、鲤江庙、大地香港城……几乎整个涵江重要的历史文化古迹,都见证了贤良港天后祖祠妈祖宝象寄奉涵江霞徐天妃宫357周年纪念活动。
  接着,在天妃宫举行隆重的挂匾、妈祖进殿、三献礼活动。贤良港天后祖祠董事会董事长林自弟率董监事成员出席。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活动还邀请了到了省、市以及台湾20多位妈祖文化研究专家学者,他们对涵江霞徐天妃宫和贤良港天后祖祠两座宫庙3个多世纪来的深厚友谊以及历史渊源感到由衷感慨。在下午举行的座谈会上,台湾学者刘朝东说:这种延续357年的契约精神,只有在妈祖大爱和两宫信众心中才能承载。杨榕、金文亨、许更生、黄国华、李福生、林自东以及台湾的谢瑞隆、严文志也在座谈会上发言。
座谈会由莆田贤良港天后祖祠董事会秘书长林仙久主持。霞徐天妃宫陈志华、顺济庙黄天裕二位董事长也参加了座谈会。
  涵江,旧称涵头,地理位置特殊,内河水系发达,河运、海运十分便捷。宋元时,涵江已成为商埠港口,明清时商业贸易繁荣,后被世人誉为“小上海”。涵江港地处霞徐霞明境新开河一带,港湾内帆樯如林,商贾聚集,贸易兴盛,乡人及海商为求妈祖庇佑航海安全,在霞徐码头附近创建多座妈祖庙,常年供奉。至清代初年,霞徐已建有天妃宫(旧宫)、顺济庙(大宫)、义德堂、昭应庙,后又创建了天后宫(新宫)、石城宫等。




  据文献记载:清顺治十八年(1661),莆田沿海截界清野,界外居民悉数内迁。此时,妈祖故里贤良港天后祖祠妈祖宝像及林氏先祖牌位寄奉涵江天妃宫。康熙二十年(1681),沿海复界,贤良港(今湄洲湾北岸港里)乡民恭请妈祖宝像。据清代邑人林清标《贤良港祖祠考》载:“至复界时,子姓到涵请回。涵之里人不肯。乃同诣神前卜窖,得九十九圣。涵江里人遂备船,用彩亭、鼓吹,送宝像登舟。”此后三百多年来,贤良港天后祖祠和涵江天妃宫的妈祖信仰不断得到发展,两个历史悠久的妈祖宫庙也结成了深厚的友谊。
 
                 
文 / 图  郑志鸿  黄瑞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