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首届海峡西岸经济区十九城市党报协作会顺利召开

2007-12-10   责任编辑:贤良港   我来说两句

  妈祖城:承载文明托付未来
 
  妈祖城,这个众人瞩目的大项目眼下正在莆田湄洲湾畔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于2005年8月1日开工建设的项目一期工程,即省道201线妈祖城段路堤工程,于2006年9月30日动工的二期工程,即贤良港祖祠围海造地工程,均已完工。三期工程即贤良港祖祠围海造地工程的护岸工程,也将动工。2006年12月5日动工的妈祖阁工程也在紧张建设中,妈祖城环城路也于2007年4月29日开建……
 
  妈祖城选址在妈祖故里,即位于台湾海峡西岸忠门半岛东南部,坐北朝南,东临平海湾,南濒湄洲湾,西北环丘,与妈祖祖庙和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隔海相望,与建设和规划中的高速公路、铁路、港口、飞机场等重大交通设施相配套。其定位为“具有东南沿海风貌的花园城市、现代城市、旅游城市、文化城市、水上城市、水上都市”,并分近、中、远期阶段性目标有序推进。近期着力于5.68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计划三年内基本完成海堤护岸、道路、桥梁、造地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五年初具规模。中期规划16平方公里,由核心城区向东、北、西三方向拓展;远期继续向西北推进,与湄港新城中心融合为一体,总用地面积60平方公里,使其成为湄洲湾港口城市的政治、经济、文教、旅游、生活中心,成为海峡西岸一颗璀璨的明珠。建设妈祖城这个莆田300万人民的愿望,《莆田市妈祖城总体规划》是由莆田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日本下都市建筑设计株式会社共同汇总、深化完善,整理完成的。2007年3月12日莆田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关于〈莆田市妈祖城总体规划〉编制情况的说明》。
 
  妈祖城集灵气、人气、财气三大优势。首先,始祖城是一块风水宝地,其、东、北、西三面为半岛山丘环抱,依山面海,负阴抱阳,藏风聚气,并与湄洲妈祖祖庙遥相呼应,充满了自然山水特有的灵气。第二,湄洲岛是妈祖祖庙所在地,妈祖信仰是我国在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的民间信仰,妈祖文化是属于全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海峡两岸关系交流交往加强,以及京台铁路、京台高速公路出海点的确定,祖国内陆地区滨海旅游、台湾旅游热的不断升温,必将为妈祖城凝聚旺盛的人气。第三,因其周围聚集着东吴开发区、东吴出口加工区、木材加工贸易示范区、临港工业区和福厦铁路、向莆铁路、湄洲湾铁路支线、湄永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及城市“四纵八横”主干路网等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和东吴、罗屿深水大港口,妈祖城必将汇聚大量的财气。
 
  妈祖城总体规划功能定位为集休闲、娱乐、购物、餐饮、金融、会展、文教、渔港、行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规划以近期5.68平方公里围海区域作为妈祖城核心区,其中水域面积1.45平方公里。其北侧外围由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组织起来形成带状的文化景观,并向东、北、西三面辐射,形成“一心、一带、五片”的布局结构。根据布局结构特点,妈祖城将形成以综合服务区为核心,以文化景观带(区)、文教研发区、生态休闲区、娱乐服务区、紫霄油风景区、渔港游艇码头区为辅的七大功能区。归纳起来有五个不同功能区域,旅游观光区:用地面积1.33平方公里,建有妈祖博物馆、多功能音乐厅、剧院、商业商务中心、妈祖水街等设施;休闲度假区:用地面积1.02平方公里,建有四星、五星级酒店、国际养生城、高级度假公寓、会议中心、莆商会馆等;生态居住区:用地面积1.56平方公里,建设世界一流的绿色居住区;行政办公区:用地面积0.30平方公里,建成湄洲湾港口城市市级行政办公中心;教育服务区:用地面积0.36平方公里,配套建设大中专院校、医院及体育设施等。建成后的妈祖城将显现“山水兼容、绿树掩映、空气清新的‘花园城市’”、经典时尚、功能智慧、空间宽敞的‘现代城市’”、“交通便捷、住宅高尚、娱乐丰富的‘旅游城市’”、“古迹厚重、文化浓郁、教育完备和‘文化城市’”、“海天一色、绿水环绕、风光旖旎的‘水上都市’”。
 
  规划建设妈祖城的四大意义:一、主动融入海西建设,加快挺进湄洲湾,实现港城崛起。二、弘扬妈祖文化,促进旅游产业开发,做大旅游经济。三、完善生活配套设施,提升人居环境,壮大临港工业。四、搭建闽台联系通道,促进莆台交流,服务祖国统一大业。妈祖城建设规划着眼未来10年至30年,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在妈祖城建设初具规模的基础上,进而实施中、远期建设,构建16平方公里的滨海新区乃至60平方公里的湄港新城。当前,莆田市集中力量着力实施5.68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落实近期目标任务,为构建16平方公里滨海新区乃至60平方公里湄港新城,落实中、远期建设目标造势聚力,打好基础。随着妈祖阁、妈祖城的建成,将与湄洲妈祖祖庙、港里妈祖祖祠连成一体,成为一个极佳的旅游圣地,为海内外妈祖信徒赴湄洲妈祖祖庙朝圣增添一大景观,也为进一步弘扬妈祖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提供更大的平台。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妈祖城建设中的组成部分,由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组织兴建的妈祖阁,是莆田妈祖文化的标志性新景观,将是妈祖故里最新的传世之作,其选址妈祖城西侧麒山之巅,与湄洲祖庙、港里祖祠、妈祖城连成一体,将成为妈祖故里的又一传世景观。妈祖阁屹立海西,眺望海峡,寄托两岸人民热爱和平、追求和谐的共同愿望。妈祖阁主体四层,总高32.3米(妈祖诞生于农历三月廿三),总建筑面积为2274.9平方米,工程预算投资1700万元,资金来源为社会捐赠,整个工程将于今年农历九月初九妈祖升天纪念日竣工。
 
  湄洲湾北岸以其闻名世界的天然深水良港而享誉国内外,其深水岸线长达21.4公里,可建上百个万吨级泊位码头,该港水深港阔,风平浪静,不冻不淤,地质优良,已开辟为国家一类口岸,1999年对外籍船正式开放,10万吨的船舶可自由进出,15万吨级船舶可乘潮进港,30万吨级巨轮可以在港停泊。现拥有26个泊位,与27个国家和地区的50个港口实现通航。建设妈祖城,必将形成“城以港兴、港以城用、港城互动”的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
 
  承载文明,托付未来。妈祖城建设正在谱写莆田市港口城市发展的新篇章,她将是世界上独具魅力的最美丽的城市,具有浓厚的千年妈祖文化底蕴也必将得到发扬光大,神圣、安全、繁荣的妈祖城正在湄洲湾之滨冉冉升起。
 
  链接
 
  莆田是妈祖的故乡。妈祖,名林默(公元960-987年),因她出生至满月从不啼哭,父亲给她取名“默”。林默生在海边,长大后善于泅水驾舟,在惊涛骇浪中抢救过许多商船和渔民。她行善济世,深受乡民的崇敬和爱戴,被乡亲誉为“神姑”。宋雍四年九月初九,28岁的她升天后,海上救苦救难的事迹和美德被代代宣扬,从民间信仰到历代皇帝褒封,被尊为“海上女神”,现在全世界有信众2亿人。妈祖的生命之音,萦绕在中国沿海、内陆河道以及东南亚、朝鲜、日本、北美等几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过千年演绎的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妈祖信仰,已紧紧地与海内外人类文化联系起来,赋予丰富内涵和无限外延的文化现象;妈祖精神,成为一座沟通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桥梁,一条连结世界和平的博爱彩带,一盏照耀四海五洲的“顺济”神灯;妈祖文化,已成为莆田市乃至福建省对外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海峡两岸往来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