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传统习俗——“妈祖回娘家”

2013-04-23   责任编辑:贤良港   我来说两句

  ——莆田贤良港天后祖祠迎来谒祖进香高峰
 
  4月19日一大早,由莆田白湖顺济庙、清风嶺天后宫组成500人左右的进香团,分成彩旗队、腰鼓队、铙钹队、花篮队、盘担队、銮轿队、花灯队、诵经团等,形成盛大古朴且隆重队伍莅临莆田贤良港天后祖祠谒祖进香,向妈祖及妈祖圣父母表达虔诚心意。
 
  白湖顺济庙董事长何玉春介绍,每年在三月初十这天,由顺济庙、清风嶺天后宫两家组成各执事和各文体队伍到贤良港祖祠请香已有十几年了,信众们担来枇杷、米粉,备宴桌、六斋等来拜妈祖,把枇杷分给当地民众吃平安欢喜,祖祠“回礼盘”龙眼干、红枣、妈祖面、花生给她们,寄托吉祥如意,妈祖庇护。
 
  清风嶺天后宫董事长林景兰说,两家妈祖宫还担来花篮装满“妈祖花”,信众们可以来请“妈祖花”,已婚已育的妇女佩戴平安顺气,已婚未育佩戴可以求子女,平安添福气!
 
  笔者看到,大殿供桌上花篮里,一撮撮由青柏、白花蕾结成的“妈祖花”,许多来祖祠朝圣的信众纷纷取出,有的别在发间,有的结在香袋,把妈祖添丁赐福带回家!
 
  据祖祠副董事长林自东介绍,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来临之际,贤良港沿袭千年传统习俗——“妈祖回娘家”是妈祖诞生地贤良港的一大特色。它不但已成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是全世界妈祖信众文化交流及增进友谊的纽带和桥梁。
 
  “妈祖回娘家”意既寻根问祖,其特点是朝拜妈祖和祭祖合二为一。因为妈祖父母宗祠在贤良港,自古以来海内外信众必到贤良港天后祖祠朝拜,成为祭祀海神活动的第一站。
 
  林自东说“妈祖回娘家”历史悠久。相传,宋元时代,新度锦墩有位姓陈的信婆得知贤良港有位少女林默,因救父寻兄而得孝深受感动。信婆为了取孝回乡授教后人,便只身徒步行数十里到贤良港祖祠,在三月廿三妈祖诞辰那天,把妈祖神像请回本村奉祀。
 
  临行前,信婆举香三炷许诺:“逢闰年的三月都要让妈祖回故里朝拜。后来改为每年三月廿三日前夕回娘家,便成为该地信众探望妈祖父母活动日,一直延续至今。其中我市初十白湖顺济庙,清风嶺妈祖宫宫,十三日西湖东山第一堂,十四日城里文峰宫,十六日东岩山妈祖行宫,这些宫庙每年回娘家信众都在一百多人以上,最多近三百人,每年回娘家都带着米粉和枇杷、妈祖花,中午在娘家祖祠吃饭。回去时,祖祠回送花生、龙眼干、红栆、长寿面;还有莆田、仙游、惠安、泉州、漳州及福清等一些宫庙妈祖信众连续回娘家,特别是漳州从3月1日开始至目前回娘家的宫庙约有16家,信众约在3500人左右,有的宫庙是每年都要过来,特别是漳州田霞近1400名,漳州上街天后宫1200名,还有台湾一些宫庙,把每年三月“妈祖回娘家”拜祖探亲的传统习俗推向高潮。
 
  (王雪玉林美媛文/图)